《現代文學》,戰後學院派文學雜誌,1960年3月5日由臺大外文系志同道合的學生所組成之南北社成員創刊。發行人白先勇,編輯者為現代文學編輯委員會。共出版51期。1973年9月發行第51期後因資金缺乏而停刊。《現代文學》成員繼承恩師夏濟安《文學雜誌》與其對現代文學的教導,基於「對中國文學前途的關心」與「對文學熱愛的煎磨和驅促」,興起了創辦刊物的理想。《現文》原對西方現代文學思潮的譯介與創作倡導並重,第16期起,由於基本成員均已畢業,實際主編由余光中、姚一葦、何欣輪流編輯,風格亦略有調整:「創作為主,翻譯為輔」;不考慮商業性;歡迎獨特的作品,並且不標榜宗派與口號;不做消極、破壞性的工作,只做積極、建設性的工作;對各種文類同等重視;使它不再是份同人刊物,而是走向廣大社會。第21期除續刊出姚一葦未完的論文〈論象徵(中)〉外,其餘皆為創作,有余光中〈史前魚〉、夏菁〈創作〉、方莘〈十四行〉、艾密〈萬愚節〉、杜若洲〈拾荒〉等詩,李渝散文〈四個連續的夢〉,以及歐陽子〈約會〉、白先勇〈香港‧一九六○〉、陳映真〈淒慘的無言的嘴〉、汶津〈歸〉、林東華〈死巷〉與東方白〈□□〉等10篇小說,小說創作數量為創刊號以來刊載最多的一期。 《現代文學》:http://nrch.culture.tw/twpedia.aspx?id=2245
更多《現代文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