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創作者
佚名影音類型
手稿及手抄本貢獻者
時間資訊
創作時間: 民國/戰後時期
地點資訊
創作地點: 臺東縣
出版者
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臺東縣閩南音樂聚英社成立於民國36年(1947),原本附屬於天后宮,民國66年(1977)向縣政府登記立案,民國82年(1993)館閣設於老人會館二樓。圖為保存在該館閣中對開大本的《南管樂曲》,含封面共43頁,以「曲詩」(歌詞)為主。南管的名稱,依其特性與使用樂器,有「絲竹」、「絃管」、「五音」、「南音」、「郎君樂」、「郎君唱」、「南管」等名稱,中國通稱為「福建南音」,臺灣則通稱為「南管」,是與由北方傳來的音樂(通稱「北管」,有鑼鼓、武場,比較熱鬧)所做的相對稱呼。在臺灣,廣義的南管包括南管戲劇和南管音樂,由於時代變遷,南管戲已很少演出,所以,一般所說的南管是指南管音樂。
撰寫者
林子賢語言
中文參考資料(關聯)
南管音樂之美 https://themefile.culture.tw/file/2018-08-15/9c93900e-ad4e-4670-9677-2ef945b42be8/%E5%8D%97%E7%AE%A1%E9%9F%B3%E6%A8%82%E4%B9%8B%E7%BE%8E.pdf
資料來源
ISBN 978-986-05-3226-5:臺東民間手稿圖錄(2017,黃學堂,臺東縣政府文化處,臺東縣政府),頁21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