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連春,清光緒8年(1882)生於今苗栗,幼年入私塾習漢文。日治初期,在現今苗栗市與友人合股經營米穀買賣生意。其後,在銅鑼庄耕種,並設立「蔗廍」製售黑糖,奠定事業基礎。昭和元年(1926),徐氏到東部沿東線鐵路遊歷,發現池上地廣人稀,適合發展農耕,徵得胞弟徐阿旺同意後,變賣銅鑼庄的產業,將全部資金轉移池上,在大坡池附近購置水田10餘甲。昭和5年(1930)3月,兄弟二人暨全家大小13口喬遷新宅,致力農耕,係池上庄少數投資型的農業移民。日治中晚期,來自西部的移民日增,當時遷移池上的親族或鄉親,徐連春都會協助其安家落戶,諸如,新墾戶的吃住、承租或土地購買、公私文牘處理、調解人事等。日治時期,徐連春擔任保正多年,協助推行政令,仲裁民間糾紛,深受民眾信賴。昭和12年(1937),池上成立「庄協議會」,徐連春被選為庄協議會協議員。後因得膀胱炎,池上受連續三次颱風侵襲,交通完全中斷無法就醫而辭世。